在建筑領域,創新與突破從未停止。膜結構作為一種極具現代感和功能性的建筑形式,正逐漸改變著我們對空間的認知。從大型體育場館到精致的景觀小品,膜結構以其獨特的魅力在建筑舞臺上大放異彩。2025 年,讓我們深入探究膜結構的原理、特點及常見使用領域,揭開這一創新建筑形式的神秘面紗。
一、膜結構的原理
(一)材料基礎
膜結構所采用的高強度薄膜材料是其實現獨特性能的基礎。這些膜材通常由基層纖維和涂層組成。基層纖維提供膜材的基本強度,使其能夠承受拉力。常見的基層纖維材料包括聚酯纖維、玻璃纖維等,它們具有較高的拉伸強度和良好的柔韌性。涂層則賦予膜材更多的特性,如防水、防紫外線、自潔等功能。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涂層具有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和自潔性能,能有效抵抗外界環境的侵蝕,保持膜面的清潔。
(二)力的傳遞與平衡
膜結構的工作原理核心在于膜材料對力的傳遞與平衡。當膜材受到外力作用時,由于其優異的拉伸性能,能將力均勻地分散到整個膜面。這一特性使得膜結構在承受荷載時,不會出現應力集中的現象,從而實現高效承重。以張拉膜結構為例,通過在膜材中施加預應力,使其在自然狀態下就處于一種張力平衡的穩定狀態。當外部荷載如風力、雪荷載等作用于膜結構時,膜材會根據荷載的方向和大小產生相應的變形,通過調整自身形狀來適應荷載,重新建立力的平衡,以此有效抵御外力影響。在強風天氣中,膜結構能夠通過自身的變形來減小風荷載的作用力,確保結構的安全性。
二、膜結構的特點
(一)輕質高效
膜結構的重量相較于傳統建筑結構大幅減輕,通常只有傳統建筑的三十分之一左右。這主要得益于其依靠預應力形態來保持結構穩定性,而非單純依賴材料的厚重。這種輕質特性帶來了諸多優勢,一方面,大大減輕了基礎的負擔,降低了基礎建設的成本和難度;另一方面,使得在大跨度建筑中,膜結構能夠輕松克服傳統結構所面臨的困難,創造出巨大的無遮擋可視空間,為建筑設計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塑造可能性。像一些大型體育場館,采用膜結構屋頂,能夠在實現大跨度空間的同時,保證結構的輕巧與穩定。
(二)透光性佳
膜結構的透光性是其顯著特點之一。不同的膜材具有不同程度的透光率,一般標準膜材的光譜透射比在 10% - 20% 之間,部分特殊膜材甚至可達 40%。這種透光性使得白天陽光能夠透過膜材形成柔和的漫射光,均勻地照亮室內空間,營造出與室外相近的自然采光效果,減少了對人工照明的依賴,實現了建筑節能。在一些商業建筑和文化場館中,利用膜結構的透光性,不僅可以降低能耗,還能為使用者帶來舒適的視覺體驗。夜晚,當室內燈光亮起,光線透過膜材散發出來,使膜結構宛如一個發光的雕塑,為城市夜景增添獨特魅力。
(三)柔性可變
膜結構具有良好的柔性,在風荷載、雪荷載等外力作用下會產生一定的變形。這種柔性并非弱點,相反,它使膜結構能夠通過變形來適應外荷載,在此過程中,荷載作用方向上的膜面曲率半徑會減小,從而增強膜結構抵抗該荷載的能力。不同膜材的柔韌性有所差異,一些柔韌性極佳的膜材,即使經過折疊等操作也不會產生脆裂或破損,這為膜結構實現可移動、可展開等特殊功能提供了基礎。例如,一些臨時性的展覽場館或活動場所,采用可折疊、可移動的膜結構,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靈活搭建和拆卸,大大提高了空間使用的靈活性。
(四)造型獨特
膜結構以其多變的造型在建筑領域獨樹一幟。張拉膜結構通過膜材拉伸和合理的支撐體系設計,能夠形成各種獨特的曲面外形,具有強烈的雕塑感。負高斯膜面的高低起伏,仿佛使大型結構擺脫了重力的束縛,輕盈地飄浮在空中,無論是從室內還是室外觀賞,都能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而且,隨著一天中光線的變化,膜結構通過光與影的交織呈現出不同的形態,日出日落時,低角度的光線突出了屋頂的曲率和浮雕效果,為建筑增添了動態美感。這種獨特的造型能力使建筑師能夠設計出富有創意和個性的建筑作品,滿足人們對建筑美學的追求。
(五)自潔性好
許多膜材表面光滑,具有自潔性能。大氣中的灰塵、化學物質微粒等很難附著和滲透到膜材表面,在自然雨水的沖刷下,膜面能夠恢復原有的清潔面層與透光性。這一特性極大地降低了膜結構的維護成本,減少了人工清潔的工作量和頻率。相比傳統建筑材料,膜結構在保持建筑外觀整潔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尤其適用于一些對建筑外觀清潔度要求較高的場所,如公共文化設施、商業中心等。
(六)安全性高
按照各國現行的規范和指南設計建造的輕型張拉膜結構具有足夠的安全性。其輕質的特點使其在地震等水平荷載作用下,能憑借自身的柔性和結構特性保持較好的穩定性。即使在極端情況下發生意外坍塌,由于其自重較輕,造成的危險性也比傳統厚重建筑結構小。當膜結構發生撕裂時,如果結構布置合理,保證桅桿、梁等剛性支承構件不發生坍塌,能進一步降低事故的危險性。在膜結構設計過程中,工程師會充分考慮各種荷載情況,通過合理的結構布置和膜材選擇,確保膜面與輔助結構協同工作,避免力在膜面或輔助結構上集中而達到結構破壞的臨界值,為使用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建筑空間。
三、膜結構的常見使用領域
(一)體育場館
大型體育場館對空間跨度和覆蓋面積要求較高,膜結構恰好能滿足這些需求。它可以創造出無柱大空間,為觀眾提供開闊無遮擋的視野,滿足體育賽事和大型活動的觀演需求。膜結構的自然采光和通風性能也能為場館營造舒適的環境,減少能源消耗。其富有動感和時代感的造型,使體育場館成為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如 2008 年北京奧運會的 “水立方” 國家游泳中心,其獨特的膜結構外觀不僅展現了高超的建筑技術,更成為了建筑藝術的經典之作。
(二)商業建筑
在商業領域,膜結構憑借其新穎獨特的建筑造型和特殊的夜景效果,具有很強的建筑可識別性和商業吸引力。無論是大型商場、購物中心,還是小型攤位、展位、商店以及步行街等,膜結構都能發揮其優勢。在大型封閉商業空間中,通過合理的建筑熱工設計和光環境設計,膜結構可以達到保溫隔熱要求,同時,特別設計的藝術燈光效果能夠營造出獨特的商業氛圍,吸引消費者。一些商業街區采用膜結構打造的入口廊道或遮陽棚,既為顧客提供了舒適的購物環境,又成為了商業區域的獨特標識。
(三)文化娛樂設施
膜結構適用于各種文化娛樂場所,如劇場、音樂廳、會議廳、博物館、展覽中心、水族館、海洋公園、生態園藝等。在這些場所中,膜結構不僅能夠滿足空間需求,還能通過其獨特的造型和良好的采光性能,為文化藝術展示和娛樂活動創造出適宜的空間氛圍。在博物館中,膜結構的自然采光可以更好地展示展品,避免了傳統照明方式可能產生的眩光和色差;在海洋公園中,膜結構打造的建筑與海洋主題相得益彰,為游客帶來獨特的游覽體驗。
(四)交通設施
從大型航空港、火車站、公路交通樞紐到小型公交車站、收費站、輪船碼頭、加油站、天橋連廊等交通設施,膜結構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城市交通樞紐中,膜結構可以作為標志性建筑元素,其獨特的造型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辨識度,方便旅客識別方向。同時,膜結構能夠為旅客提供遮風擋雨的等候空間,其良好的采光性能也能使室內空間更加明亮舒適。收費站采用膜結構,不僅造型美觀,還能在夜晚通過燈光營造出獨特的視覺效果,給過往車輛留下深刻印象。
(五)景觀設施
膜結構在景觀設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常應用于入口、標志性小品、步行街、停車場等景觀設施。其輕盈飄逸的造型、柔美且富有力量感的曲線,與自然環境相融合,能夠為城市景觀增添靈動之美。在公園廣場中,膜結構的亭子或遮陽傘既具有實用功能,又能成為景觀中的亮點;在停車場設計中,膜結構車棚不僅為車輛提供保護,其獨特的造型也使停車場不再單調,成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
(六)工業設施
膜結構建筑在工業領域也有廣泛應用,如輕工廠房、清潔廠房、倉庫、物流中心、研發中心、信息中心等。膜結構大跨度的特點可以滿足工業空間對大面積無柱空間的需求,便于設備的布置和貨物的存放與運輸。施工周期短的優勢能夠使工業項目更快投入使用,提高建設效率。自然采光和通風性能則有助于降低工業建筑的能耗,節約運營成本。對于一些對環境要求較高的清潔廠房和研發中心,膜結構還可以通過合理的設計滿足相應的熱工指標。
(七)藝術領域
膜結構多變的支撐結構和柔性膜材為藝術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藝術領域,膜結構不僅是一種建筑形式,更是一種表達藝術理念的載體。其豐富多樣的造型和色彩,能夠創造出自由靈動的建筑形體,成為獨特的藝術作品。一些藝術展覽場館采用膜結構,以其獨特的空間形式為藝術展覽提供了別樣的展示環境;還有一些戶外藝術裝置運用膜結構,與周圍環境相互映襯,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體現了建筑結構與藝術美學的融合。
膜結構憑借其獨特的原理、卓越的特點,在眾多領域展現出了強大的應用潛力和優勢。隨著材料技術和建筑設計水平的不斷發展,膜結構有望在未來的建筑舞臺上創造出更多令人驚嘆的作品,持續改變和豐富我們的建筑環境與生活空間。